延时渐暗灯-9张图纸
1.简单的按键式延时渐暗灯SW1闭合后,SCR1和D2轮流导通,LAMP1正常点亮。SW1断开后,C1上的存储电压经R1放电来维持SCR1的导通,同时因D2被断开,故处于半波供电状态的LAMP1发光较暗。当C1放电完毕后,SCR1在交流电过零时关断灯泡。本电路适合制作床头开关。
2.使用VMOS管的轻触延时开关
待机时,R2经D1给C1充电至D2的限定值15V,当按下SW1时,C1给C2充电,使M1的栅极电压升至15V,漏源极导通,灯泡被点亮。由于VMOS管M1的栅源电阻极高,故电路的延时时间由C2与R3的时间常数决定。指示灯只有在LAMP1熄灭时才会点VMOS管的电压驱动特性,本电路的静态功耗极低,正常时仅10μA左右,为保证电路长期工作后的延时时间基本不变,C2应选用低漏电流型号。电路适用的负载可以是白炽灯或者是电感镇流器驱动的日荧光灯。
3.简易的长延时开关
按下SW1时,SCR1被触发,灯泡点亮,同时C1上的电荷被R1泻放掉。松开SW1后,C1开始充电,修此期间灯泡持续点亮,当C1上的电压充至交流电压峰值时,SCR1在交流电压过零时截止,灯泡熄灭。延时约4小时左右。
4.拉线开关增加延时照明功能
SW1为拉线开关,当SW1闭合后,灯泡处于正常的发光状态,后级延时电路不工作。当SW1关断后,R1开始向C1充电,在C1充电期间Q1截止,SCR1导通使灯泡处于半波供电状态;当C1被充足电后,Q1由截止转为导通状态,SCR关断,使灯泡熄灭。C1的充电时间就是电路的延时关灯时间,通常用调整R1的取值来调节这个时间。电路中使用的单向可控硅可使延时期间内灯泡的亮度降为约正常点灯时的一半,以适合人们的视觉上的需要,同时又起到节能作用。
5.自动延时照明开关
按下SW1时,C1被R1放电,SCR1受R1、R2、D1回路触发导通,LAMP点亮;放开SW1后,C1开始充电,此期间可控硅仍有触发电流维持导通。C1充满电后,SCR1失去触发而截止,LAMP熄灭。此电路延时时间约为40~50秒。
6.简单的延时节能开关
按下SW1后,SCR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而导通,灯泡点亮,同时C1被充电。松开SW1后,C1经R2开始放电,放电电流维持SCR的导通,当C1放电到一定程度时,SCR在导通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关断,灯泡熄灭。
7.单键式自锁开关
按下SW1后,12V电压经R2、D6为SCR1提供触发电流使其导通,继电器J得电吸合,灯泡点亮。在J吸合期间,C2被充电;当再次按下SW1时,已充足电的C1使SCR2触发导通,SCR1由于失去维持电压而截止,继电器J释放,灯泡熄灭。
8.停电自锁开关
按下SW1时,市电经R1和R4的分压使TRIAC被触发导通,灯泡点亮,放开SW1后,TRIAC改由R2、R3、D1回路继续触发导通,C1用来维持触发电压,以保证在电压正负半周均能使TRIAC导通。当电网停电后,C1经R3、R4放电,当电网恢复供电后,由于无法得到触发电压,TRIAC截止,灯泡不亮。若要重新点亮灯泡,必须再次按下SW1,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因断电后恢复供电造成的浪费和事故。
9.具有防抖动功能的按键开关
开机后,R1、C4构成的上电复位电路将U1复位,U1(3)脚输出高电平,Q1导通,单刀双投继电器J1吸合,接在常闭触点上的LAMP因回路断开不会点亮。按下一次SW1后,U1(14)脚获得脉冲上升沿,U1记数后使(3)脚输出低电平,(2)脚输出高电平,Q1截止,J1释放接通LAMP回路。再按下一次SW1后,U1又获得一个记数脉冲,(3)、(2)脚保持低电平,(4)脚输出的高电平经D2使U1复位,于是(3)脚又输出高电平,Q1再次导通,继电器吸合。因此,每按一次SW1,C2将放电,同时U1得到一个记数脉冲,(3)脚的输出电平就翻转一次,由于松开SW1后,C4必须再次充电后,才能使U1的(14)脚变为低电平,所以这个充电时间就防止了按键抖动对U1的记数干扰。... 图4、图5、图6我没有看到。 刷新一下吧,,,是往其他论坛转载过来的...一定能看到的 做为延时作用,电容加大就会使时间处长。 第一个,一看就不行.哪样电容会爆的,要用电压高过250V才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