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遗梦叹陈力(真正懂音乐的进来)!
王立平先生作曲,陈力一个人演唱的红楼梦所有曲目,简直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绝唱,罕有人及。二十多年以来有多少人在翻唱“红楼梦”,有多少人在梦想攀登上那座艺术的高峰,可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能象陈力那样准确的把“红楼梦”里的那种情感传达出来,那种空明,那种神圣,那种憔悴,那种哀伤,那种纤尘皆无的玄妙,让人可望而不可及也!
为什么呢?······
别人唱“红楼梦”,是用技巧在唱,用功夫在唱,用嗓音在唱,所发之声为人间之凡响,而陈力的演唱则是用心在唱,用泪在唱,用生命在唱,用灵魂在唱,所唱之歌为天籁之悲音,所以不同凡响,陈力的声音,悲而无助,悲而无求,悲而无怨,乃至于悲而无悲,悲而忘我,所以穿越时空,绕梁不绝,如泣如诉,引人入胜,直至那亘古存在却罕有人至的太虚幻境!
陈力的歌声曾把我那幼小的心灵揉碎,如杜鹃啼血,声声扯肝,以至于二十多年未敢忘怀,至今崇敬!
只可惜由于政治原因,陈力不再唱歌,她所演唱的红楼梦歌曲,已成了绝唱,绝响,绝版天籁, 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无尽的思念,这也是一种宿命,“红楼梦”里的一切和断臂维纳斯一样有着残缺不全而又令人遗憾的美!
红楼遗梦叹陈力
一部红楼多梦境,
因缘变幻梦中行,
纷纷落花天际逝,
爱恨得失俱成空。
天地大悲红楼曲,
古今难觅陈力声,
陈力一去成绝唱,
空留余音绕无穷!
王立平的可敬之处不仅在于它独到的音乐天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慧眼识英的洞察力,他发现长春一汽的女工歌手陈力的嗓音非常符合自己对于红楼音乐的要求,就毫不犹豫地全面委任她演绎。 王立平:“真是。有的人说不可思议,说居然可以这样!那么就找到了一个我在广播里听到的这么一个长春汽车厂的演唱者,叫陈力, 工人的化验员,实验员。她没有进棚录过音。就是她会唱歌,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还有很大调理的余地。那么在这里我教她视唱练耳,教她练音。一点一点的,三年的功夫让她基本上达到了我对《红楼梦》录音的这种要求。我觉得我尽到我的力量了”。
吴碧霞胜不了陈力!我让几个学生听过她俩唱的<葬花吟>,学生们先居然说就是一个人唱的,但学生们后来接受的是陈力,认为她唱<葬花>才唱出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不问之问,而碧霞,是真的在问......呵呵 说实话吴的演唱真的和陈差好多,缺少婉转细腻的情怀。陈力的声音若春蚕吐丝细劲古朴,时而风流袅娜,时而呜咽悲鸣,时而娓娓道来,甚至悲怆若泉涌一泄千里。特别是天尽头那一句,只有陈力有那种委屈的感觉,是一种真实的压抑的爆发。 或许只有真正有着深重的悲哀的人,才能理解及表达那种痛苦。。。幸福的人们再多再真实地揣想和揣摩,也是一种模仿,不是流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文艺刚从“文革”中苏醒并进入到迄今为止最为繁荣的黄金时间。当时,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还是音乐、美术、影视等方面,都出现许多传世精品。 1984年9月,进剧组第一次放假,陈力匆匆赶回长春,丈夫去世,留下幼女!!! 回来唱《葬花吟》时,凄婉悲声,全是真情,录音棚内,从指挥到乐队,无人不落泪…… 自己的哀哀怨怨人生体会心境,给后人留下了那段情的“录音”追忆。
这大概就是成就了当时尚还年轻的陈力能够唱出这等沧桑凄惨而动人魂魄的天籁之声的缘故吧。
王立平慧眼识真才,令人感叹!
……三年过去,最后总算……流下快乐的泪……
……“我是个幸运的业余歌手!”…… ……为探春远嫁配乐,这段戏太感动我了……我趴在钢琴上泪流不止……导演告诉我特别合适,天衣无缝,我才觉得宽慰……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弹得不轻……
……《葬花吟》是我写得最困难的一首曲,用了大约一年零八、九个月的时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分明就是一个女子在叩问苍天啊!……瘦弱的黛玉刹那之间,突然就高大了起来……旋律也就油然而生……泪流满面……加入了几处闷鼓声……为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出了一口闷气……
……成了这首曲子的最高潮,同时也是所有《红楼梦》音乐的最高潮……
(1986年秋,《红》剧关机)……
【1.8】
……前后历时四年半……那么长的时间其实大部分是用来思考……
……我用心去写,含泪去吟,以至触及到技术、旋律、风格,已经没有什么限制的地步……
……王扶林给了我音乐创作最大的自由、最充分的理解,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争执和歧见……
……《红楼梦》是中国老百姓心尖上的宝贝,有道不尽的情怀,我也一样……
【1.9】
……1987年春节《红》剧试播六集,5月2日在北京和香港同时播出……陈力独唱了除《好了歌》外的十二首……
……1987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发行《红楼梦》剧插曲磁带,由赵宝昌指挥,中国电影乐团演奏,陈力主唱,磁带录音和电视剧中有一些差别……王洁实是第一个重唱《红楼梦》曲目的歌者,也是迄今唯一的男声……
……1988年,加拿大政府组织了一次在温哥华的义演活动,去的大陆演员只有六小龄童和陈力……
……1991年左右…………………………………………
~~~~~~~~~~……………………………………
……事情平息后,去了加拿大……
……一个因移民而著称,极度多元、极度宽容,也极度冷漠的国度……
……从此,再也没有唱歌……
………… 真是佩服得六体投地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