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查看: 487|回复: 5

剖析电动车充电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8 15: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工作原理分析(参阅原理图):
  N; R' k) V+ N) p/ z5 s
+ P5 q0 n& ]2 ]: B
. p1 m2 `5 @% f' GUC3842工作原理:2 l, c7 {4 P" }, W4 x

6 p- [: K1 z0 F; n 该电路的电源部分使用单端式脉宽调制型开关电源,脉宽调制IC使用的是UC3842。UC3842是一种电流型脉宽控制器,它可以直接驱动MOS管、IGBT等,适合于制作单端电路。
. }' Y2 U# D- E" m( R& d: N' I 2 [$ H. a/ r5 e7 Z

: w, q, m: |) {220V整流滤波后的约300V直流电压经电阻R1降压后加到UC3842的供电端(7端),为UC3842提供启动电压,UC3842内部设有欠压锁定电路,其开启和关闭阈值分别为16V和10V。在开启之前,UC3842消耗的电流在1mA以内。启动正常工作后,它的消耗电流约为15mA。反馈绕组为其提供维持正常工作电压。由于漏感等原因,开关电源在每个开关周期有很大的开关尖峰,即使在占空比很小时,辅助电压也不能降到足够低,所以辅助电源的整流二极管上串一个电阻(R3),它和C9形成RC滤波,滤掉开通瞬间的尖峰。 接在4脚的R5、C6决定了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计算公式为:Fosc (kHz) = 1.72 / (RT (k) × CT (uf)),此电路的工作频率为40KHz。0 N3 _9 l8 ~4 G# G
+ K# b$ i$ w) @3 e0 w
过载和短路保护,通过在开关管的源极串一个电阻(R12),把电流信号经R10、R11送到3842的第3脚来实现保护。当电源过载时,3842保护动作,使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降低,3842的供电电压也跟着降低,当低到3842不能工作时,整个电路关闭,然后靠R1开始下一次启动过程。在这种保护状态下,电源只工作几个开关周期,然后进入很长时间(约( F: {" ?  i* o7 O6 |! ^9 p; ^- z
0 `9 K( _% w& f) C. _, u2 ]
500ms)的启动过程,平均功率很低,即使长时间输出短路也不会导致电源的损坏。
, |) b3 X9 g+ n5 \3 n 0 }6 J+ u3 S* l! e% V: t( C
稳压过程:3 R$ J9 ?* h7 a2 S- Y9 N! {

* @. S7 a% k4 m9 C. s5 F
# ^9 F$ \6 C) d4 Z1 R) aUC3842的2脚是电压检测端。输出电压经R18、R19、W1分压为U4(TL431)参考端(1脚)提供参考电压。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内部含有一个2.5V的基准电压,所以当在参考端引入输出反馈时,器件可以通过从阴极(3脚)到阳极(2脚)很宽范围的分流,控制输出电压。若输出电压增大,反馈量增大,TL431的分流也就增加。线性光耦(U2)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增加,输出电阻减小。UC3842的2脚电压升高,驱动脉宽减小。最终使电压稳定下来。
7 w0 W  k1 [8 u# v; w  X $ {; ~& |6 J% k, S6 K  Y% N7 U
充电过程:
- [. H8 H; f3 t4 D, l5 u# ~6 A+ S: C4 o 7 D1 c! d9 O' f6 H+ _' g! z
当BATT+、BATT-接上畜电池时,畜电池正端经R13、D10使K1吸合。充电回路闭合,畜电池开始充电。当畜电池接反时,由于D10反向截止,K1不会吸合,充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烧坏R14、D7、D8、C11等元件。/ k+ I. ]& M$ M& a% [
7 e" \9 R% T: X4 s) T" e' K$ ~* {
刚充电时,畜电池电压很低,充电电流会很大。R14两端的压降大于U3A的2脚R23、R24的分压电压,U3A输出高电平,D13(红色,充电指示灯)亮。当充电电流达到1.8A时,R14两端的压降等于U5A的3脚R30、R31的分压电压,U5A开始起控。只要输出电流有一点增加,U5A的1脚随即输出低电平,U2的1、2脚电流增加,4、5脚电阻减小,U1的2脚电压升高,输出电压下降,最终使电流恒定在1.8A。
) W' |, S: ], o& e& ]
) E* w! t( U  ]" F3 ~5 o 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畜电池的电压也渐渐上升,当充电电压达到最高充电电压(44V)时。U4的参考端电压将达到2.5V,U4开始起控,使电压稳定下来。调节W1可以微调电压值。此时电流不再恒定,而是渐渐减小。U5A也不再起控,一直处于高电平输出状态,由于D17的反向截止,不会影响输出电压。
5 X6 G. B5 L, ]( Y7 t
( q" w. z; f4 s! N8 c8 _- ~% [+ i+ Q 当充电电流小于0.4A时,R14两端的压降小于U3A的2脚R23、R24的分压电压,U3A输出低电平,D13灭。此时U3B的5脚电压高于6脚电压,7脚输出高电平,D14(绿色,电源/浮充指示灯)亮,表示已充满,进入浮充状态。同时经R27限流,D15稳压,通过R28、D9、W2使U4的参考端电压增加,从而使最大充电电压降为浮充电压。调节W2可微调浮充电压。

手机扫码浏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5: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常见故障及维修:
9 m, s9 ], W$ @1 T! e8 x% o; H* A2 @/ Q+ g: W9 u* A
指示灯不亮,无电压输出:
& `' B2 W" j; c" }
2 f: R2 w# @0 E5 g5 j6 O 1、出现此现象先测量U1的7脚对地阻值(1K档,红表笔接地),应有100K左右的阻值。否则U1已烧坏。此故障一般是次级滤波电容C11、开关变压器T1的次级脱焊所致。由于C11、T1比较重,有些车主常把充电器随车带上。极易造成C11、T1等比较重的元件脱焊。C11、T1脱焊后,U4的取样电压减小或无,最终导致U1供电绕组电压升高而烧坏U1。维修时,更换U1的同时还应补焊C11、T1等才能通电。不然在很短时间再次烧坏U1。& T3 V8 S7 S) h+ _1 e, c

) B* I  u/ ]2 t3 V0 e( P3 C 2、Q1击穿,一般是接在开关管Q1栅极的电阻R6阻值变大,驱动不足,Q1工作在放大状态,导致Q1过热而击穿。Q1击穿后,R12在瞬间就会被烧断,300V电压经过R10、R11到U1的3脚,导致U1烧坏。
* [+ ?7 d- j1 n6 D& P. k
+ j0 j. K( Q$ o 3、保险管FUSE烧断,由于220V市电整流后直接给C3充电,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流非常大。所以FUSE易烧断。: K% R$ b" h0 A. I4 t- K' V
$ P0 k$ C+ z" G1 `/ P
指示灯不亮,有电压输出:4 L8 ]  E4 b: Y% d, F) S
5 `9 d+ j' H  e& J* h& u( E
1、D11或C12击穿、R20断路造成U3的8脚对地无12V电压。3 h6 Z+ h3 s4 V  b( }& I% z

1 N/ e. [8 I# c; q9 q+ Z% W 2、U3损坏,若U3的8脚对地有12V电压,短路3、8脚,此时1脚应有12V电压,否则U3A损坏。同样,短路5、8脚,7脚应有12电压。: z! c" Q8 x; u. ~2 R/ ~% O& g  Y# ~
( O7 l  c" c) C, e) u; |. m
3、D13或D14本身损坏,R25、R26断路。( Z) [0 e( a0 o/ K, o

( A& a9 f1 F! W7 t; _ 畜电池不能充满,充电电压偏低:& ?" w0 O3 v) z/ N

4 i, H! h3 e! J8 C. ?8 \# l 1、W1接触不良或R19阻值变大,使U4取样电压偏高,导致输出电压偏低。
9 P  S: |% [, ]# V$ A5 G: e9 \9 [' J: Z7 B
2、C13漏电,也会导致U4取样电压偏高,输出电压偏低。
$ ]& J% L( g4 V& p- C* {  W# ]; t- o! A4 V
3、TL431不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8 15: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8 R& |1 B4 o/ }" k  f1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8 15: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8 15: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6 w+ y' C: i- f% F9 w0 |$ E- 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14 0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资料分享 感谢您的无私奉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5-5-13 05:00 , Processed in 1.91211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