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查看: 146|回复: 4

温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0 05: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问各位高手,我们在改装冰箱冰柜时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温度,有那些设计参数能影响到冰箱冰柜的温度。

手机扫码浏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0 05: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达到设计要求
0 L" R0 P, H+ V        6 |# ?! c3 C1 |5 `: h
关联的东西很多4 v% r7 E: q" X, N; E) B
        ) u4 G8 T( h7 J1 v3 V' V$ @2 f
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这四大件的合理匹配, d, T! T, z) L3 k- n
          O4 r6 ~7 i& a4 R
箱体的保温性及其他操作工艺能等都会与制冷效果产生关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0 05: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径小的会因为流量少而结霜结不到尾
0 [9 ?9 K" P$ H       
+ \$ l! a* T' @- p* L9 T6 i如果要让它结到尾就必须增加制冷剂量
9 r8 S1 H+ t$ R3 ~8 N7 C$ n        , a5 l3 E' ]7 A1 v9 [9 |
增加了制冷剂量的话又势必造成压缩机负荷的加大- f, B0 p4 v# m+ r2 r- B- |! Q- \3 V
          p0 X2 R) F% c6 D8 @$ J5 s
所以说合理匹配才是根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0 05: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
1 W' Q& }0 O. P3 a% Q5 B( h' ^3 i$ n5 U
顶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0 05: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被那些250的所谓“修理工”及“游医”式的垃圾人员搞坏了名声!!!" I9 Q, y6 u* l; V8 q- s
为了省料省钱,也正是不懂得维修,或者根本就不懂!认为只要有几根管会结霜就是制冷了,用小管径或少盘管的做法胡乱地盘几圈应付得了。冻不硬,耗电大,就说用户的冰箱冷柜太旧了,密封不好,压缩机无力等等来塘塞忽悠用户。这就是那些人致命的要害!
1 ^6 H4 B) [$ Y- E/ m+ x' k少盘了管,或者管径小了又盘得不够,造成蒸发面积不足,制冷温度达不到效果,温控自然也就不能自动停机,压缩机长转不停,必然会造成耗电大,制冷效果差,时间长了就烧毁压缩机。盘长了管几乎不可能!那就比要它们的命还要痛!2 X+ _% D& O) }: W
由于维修技术差,似懂非懂,半桶水不到,什么叫“制冷”都答不出的人,它们哪里知道重盘管后需适量补充一点润滑油(因原蒸发管里损失了一些)?!它们又怎么会懂得蒸发面积与制冷效果的关系?!不停机就说“温控坏了”。胡乱加氟,这点它们倒不省,认为“油多不坏菜”,拼命地加,非得回气管结霜才罢休,甚至连压缩机也结露或局部结霜。还指着对用户说:“你看,霜都结到这里了,特意多加一点给你,怎么样,修得好吧”,可怜的用户被蒙在鼓里。但在我面前,我当这些为十分愚蠢的笨用户!因为它们就服得那些人去糟蹋!就要给它们些教训才学得乖!
% }/ S: U' A: z" l% F! q ) G" \0 }7 ^. w/ C- h" I6 r' N
8 J2 V( C. C5 F
毛细管的通径越小,长度越长,制冷剂通过的流量就越少,压力也越低;毛细管的通径越大,长度越短,制冷剂通过的流量就越多,压力也越高。根据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压力越低,相对应的温度就越低;压力越高,相对应的温度也就越高。根据这一定律,如果冰箱冷柜所用的毛细管径过小或长度过长,毛细管终端的压力和温度就越低,相应的蒸发压力和温度也越低。但由于进入蒸发器流量的减少,压力的降低,造成蒸发速度减慢,单位容积(时间)制冷量降低,影响制冷效果。相反,如果冰箱冷柜所用的毛细管径过大或长度过短,毛细管终端的压力和温度就越高,相应的蒸发压力和温度也越高。进入蒸发器的流量和压力都加大,虽然蒸发速度和单位容积(时间)制冷量提高了,但制冷蒸发温度高,效果同样不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5-5-22 10:25 , Processed in 1.32747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