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查看: 463|回复: 3

N沟MOS晶体管

[复制链接]

classn_11

发表于 2009-6-17 18: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结构的晶体管简称MOS晶体管,有P型MOS管和N型MOS管之分。MOS管构成的集成电路称为MOS集成电路,而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的互补型MOS集成电路即为CMOS-IC。 + X1 R0 F' M9 N5 s. Q

* K3 M  q8 b8 L1 U4 X" C由p型衬底和两个高浓度n扩散区构成的MOS管叫作n沟道MOS管,该管导通时在两个高浓度n扩散区间形成n型导电沟道。n沟道增强型MOS管必须在栅极上施加正向偏压,且只有栅源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才有导电沟道产生的n沟道MOS管。n沟道耗尽型MOS管是指在不加栅压(栅源电压为零)时,就有导电沟道产生的n沟道MOS管。
0 X& i# y9 I3 |6 M& H4 m* y  x! \" i* i
NMOS集成电路是N沟道MOS电路,NMOS集成电路的输入阻抗很高,基本上不需要吸收电流,因此,CMOS与NMOS集成电路连接时不必考虑电流的负载问题。NMOS集成电路大多采用单组正电源供电,并且以5V为多。CMOS集成电路只要选用与NMOS集成电路相同的电源,就可与NMOS集成电路直接连接。不过,从NMOS到CMOS直接连接时,由于NMOS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集成电路的输入高电平,因而需要使用一个(电位)上拉电阻R,R的取值一般选用2~100KΩ。 1 ^3 `4 B& L3 Y2 T% c- i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结构
1 e5 c- B! d7 V9 K' w在一块掺杂浓度较低的P型硅衬底上,制作两个高掺杂浓度的N+区,并用金属铝引出两个电极,分别作漏极d和源极s。
4 \" f7 M9 U/ g- _, E' b- d4 N# ]( q, w/ ~
然后在半导体表面覆盖一层很薄的二氧化硅(SiO2)绝缘层,在漏——源极间的绝缘层上再装上一个铝电极,作为栅极g。
8 X, b1 {  l" }7 k' v5 z3 j; ?6 q1 Z: J
在衬底上也引出一个电极B,这就构成了一个N沟道增强型MOS管。MOS管的源极和衬底通常是接在一起的(大多数管子在出厂前已连接好)。 3 K& J& T$ f5 O" _$ n( f
* d* L* T1 d. e7 {! H. _9 T) g
它的栅极与其它电极间是绝缘的。
! L7 X3 l( q8 h: w, K0 v& k0 t  c+ t4 g! s! L' l  Y) A
图(a)、(b)分别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和代表符号。代表符号中的箭头方向表示由P(衬底)指向N(沟道)。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箭头方向与上述相反,如图(c)所示。 3 W, c& y: ?1 I

! y$ r# ]% e3 O# y% G6 Y6 @! J, w, D) z  f3 w# X4 k7 k' |# y

5 ^# ?6 v* K6 f* w0 v        % U8 o3 M# D$ x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工作原理
; ^( ]! C6 ^, H; r5 @2 U(1)vGS对iD及沟道的控制作用
6 b! p5 j/ Q( U# U5 j6 u, j0 B+ e6 n) Q" _
① vGS=0 的情况 9 {6 Y1 F0 |5 }6 i- F
2 S% D* F  b  l; ?8 w
从图1(a)可以看出,增强型MOS管的漏极d和源极s之间有两个背靠背的PN结。当栅——源电压vGS=0时,即使加上漏——源电压vDS,而且不论vDS的极性如何,总有一个PN结处于反偏状态,漏——源极间没有导电沟道,所以这时漏极电流iD≈0。
* F% ~( S9 @0 O8 q1 @9 X
& r; x9 y  K6 Q3 A1 b: N6 w② vGS>0 的情况 - n& D: ^8 d- c; s$ e4 U

! R% N. R# D3 S0 ?0 h. D若vGS>0,则栅极和衬底之间的SiO2绝缘层中便产生一个电场。电场方向垂直于半导体表面的由栅极指向衬底的电场。这个电场能排斥空穴而吸引电子。 6 }  V) J1 U% X& r& `
) h" x. t- k, V; h
排斥空穴:使栅极附近的P型衬底中的空穴被排斥,剩下不能移动的受主离子(负离子),形成耗尽层。吸引电子:将 P型衬底中的电子(少子)被吸引到衬底表面。 ! R: I1 k, [* C  H

  p0 q& O. d2 m- w2 C0 L; |: j4 ](2)导电沟道的形成:
) w1 k  I; B9 E7 n( Y/ a7 H( h
9 V, P5 z. A1 M2 J' Z当vGS数值较小,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强时,漏——源极之间仍无导电沟道出现,如图1(b)所示。vGS增加时,吸引到P衬底表面层的电子就增多,当vGS达到某一数值时,这些电子在栅极附近的P衬底表面便形成一个N型薄层,且与两个N+区相连通,在漏——源极间形成N型导电沟道,其导电类型与P衬底相反,故又称为反型层,如图1(c)所示。vGS越大,作用于半导体表面的电场就越强,吸引到P衬底表面的电子就越多,导电沟道越厚,沟道电阻越小。 1 N" L! l  |$ O0 J- Y

8 q! C) C) d4 B$ k开始形成沟道时的栅——源极电压称为开启电压,用VT表示。
3 l! d7 Y" L3 r" `3 b; t( q
* k6 g. o9 j* E& B; O  J上面 的N沟道MOS管在vGS<VT时,不能形成导电沟道,管子处于截止状态。只有当vGS≥VT时,才有沟道形成。这种必须在vGS≥VT时才能形成导电沟道的MOS管称为增强型MOS管。沟道形成以后,在漏——源极间加上正向电压vDS,就有漏极电流产生。
  l8 b% o" j+ Z, m/ O( R# k& S% z) s5 z/ [/ G  Z* g/ ?* v4 O: G
vDS对iD的影响
$ g3 j: C. U6 \5 G; Q, X. l5 b, c1 }- u" o: z* J) L4 Q2 t

1 R  l* Y8 {; ~; f) q
$ X! K6 x! n! H$ g       
- D% [+ y! X6 I0 \. W! [$ Q! {/ R/ i5 p- u; f) s, O2 }
如图(a)所示,当vGS>VT且为一确定值时,漏——源电压vDS对导电沟道及电流iD的影响与结型场效应管相似。 " x7 z  O( H3 _3 u

! g/ _" R5 t2 q, e漏极电流iD沿沟道产生的电压降使沟道内各点与栅极间的电压不再相等,靠近源极一端的电压最大,这里沟道最厚,而漏极一端电压最小,其值为VGD=vGS-vDS,因而这里沟道最薄。但当vDS较小(vDS<vGS–VT)时,它对沟道的影响不大,这时只要vGS一定,沟道电阻几乎也是一定的,所以iD随vDS近似呈线性变化。
: `: D9 [! q9 N# ]% l# N5 f, P! s! w& n) A
随着vDS的增大,靠近漏极的沟道越来越薄,当vDS增加到使VGD=vGS-vDS=VT(或vDS=vGS-VT)时,沟道在漏极一端出现预夹断,如图2(b)所示。再继续增大vDS,夹断点将向源极方向移动,如图2(c)所示。由于vDS的增加部分几乎全部降落在夹断区,故iD几乎不随vDS增大而增加,管子进入饱和区,iD几乎仅由vGS决定。 , [) V) Q% P% s& K' q( A- ~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特性曲线、电流方程及参数
: B# H6 f' _( j# n/ G(1) 特性曲线和电流方程
$ X' W" Z9 f$ s6 S; E
3 v! _* o8 w1 N! L7 N, N
- S8 R1 M" \) T+ I; P) }( e  g+ `, z' o8 ~* r& s5 @
       
+ Y6 }' Z" h* y; z2 o) c
5 t% S* m! D' c1)输出特性曲线 # H( ^+ Z+ T" L# X% L- }  a
3 l* F5 h5 V0 k7 p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a)所示。与结型场效应管一样,其输出特性曲线也可分为可变电阻区、饱和区、截止区和击穿区几部分。
, M8 b# a" |4 I& f9 E1 _* c9 W1 W2 m
3 v  B/ Y: d. {2)转移特性曲线 , I8 w. w* D0 a# A- [) i
1 u4 M5 u2 L( R5 M8 e" X
转移特性曲线如图1(b)所示,由于场效应管作放大器件使用时是工作在饱和区(恒流区),此时iD几乎不随vDS而变化,即不同的vDS所对应的转移特性曲线几乎是重合的,所以可用vDS大于某一数值(vDS>vGS-VT)后的一条转移特性曲线代替饱和区的所有转移特性曲线. + w: v6 H! T7 q1 u2 m
; j; m  _. N1 \* v% b
3)iD与vGS的近似关系
$ |& Z! U& }; e; T+ u$ _. s
+ x6 O/ a/ q! Z与结型场效应管相类似。在饱和区内,iD与vGS的近似关系式为 : J4 |1 y' [6 A. d: E$ D$ X% ?( d  v
& g4 U$ a; ]5 Z& v4 k

# f& }8 W% _' N/ [+ x% j  I3 U! I& i: u* s4 N- \
       
8 W+ @% v& R6 n& T0 P3 H7 h! g8 Y9 X$ c8 `$ }4 C+ n# e
式中IDO是vGS=2VT时的漏极电流iD。
' n+ k$ D' m4 {4 ?1 [; D5 {$ R: m0 K9 h' z
(2)参数 6 Y2 X1 C& L7 ~# k
/ [9 D9 M$ n  u* V- \7 Q
MOS管的主要参数与结型场效应管基本相同,只是增强型MOS管中不用夹断电压VP 而用开启电压VT表征管子的特性。 ; J4 S6 y( |, T7 R* N
N沟道耗尽型MOS管的基本结构- s% N3 H) x; [  j5 ~

" L5 I: v6 Q  ~; e+ w: \% H0 _: O& t1 U8 ~+ t
       
; h* c4 }3 Q2 s: J2 F; m% \2 N% c) u+ {* j- H
(1)结构: . v5 s: ^* W: F, u
0 e! R  b' P7 j: T" F% g" T% I+ w' |
N沟道耗尽型MOS管与N沟道增强型MOS管基本相似。
* P: v/ B0 Q2 [' a1 u4 @8 Y
' G4 d7 l! ]" e- w! A& |; q7 T(2)区别:
7 [9 n& f" R, E* _. I& e8 a) s
耗尽型MOS管在vGS=0时,漏——源极间已有导电沟道产生,而增强型MOS管要在vGS≥VT时才出现导电沟道。 * l/ o! P% m/ D& y( H+ Z* F5 |+ B) f

3 t/ K) C; ]# p' X2 Y/ I1 v' t(3)原因: + ^( I# y0 }! W( h& b0 l, f
( D3 j5 A% u# M+ w
制造N沟道耗尽型MOS管时,在SiO2绝缘层中掺入了大量的碱金属正离子Na+或K+(制造P沟道耗尽型MOS管时掺入负离子),如图1(a)所示,因此即使vGS=0时,在这些正离子产生的电场作用下,漏——源极间的P型衬底表面也能感应生成N沟道(称为初始沟道),只要加上正向电压vDS,就有电流iD。
  J" G0 j# n: P* ^2 o& W: C" \. k, Z+ }
如果加上正的vGS,栅极与N沟道间的电场将在沟道中吸引来更多的电子,沟道加宽,沟道电阻变小,iD增大。反之vGS为负时,沟道中感应的电子减少,沟道变窄,沟道电阻变大,iD减小。当vGS负向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导电沟道消失,iD趋于零,管子截止,故称为耗尽型。沟道消失时的栅-源电压称为夹断电压,仍用VP表示。与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相同,N沟道耗尽型MOS管的夹断电压VP也为负值,但是,前者只能在vGS<0的情况下工作。而后者在vGS=0,vGS>0,VP<vGS<0的情况下均能实现对iD的控制,而且仍能保持栅——源极间有很大的绝缘电阻,

手机扫码浏览

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8: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使栅极电流为零。这是耗尽型MOS管的一个重要特点。图(b)、(c)分别是N沟道和P沟道耗尽型MOS管的代表符号。 & j$ F# g6 h5 M2 n6 {) b6 V) p

$ ]) b9 D, J) E" m( c/ A$ W) F(4)电流方程: / Q" C- E6 V1 b  u
3 X! N# o& \4 O# ~: E, w3 B
在饱和区内,耗尽型MOS管的电流方程与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流方程相同,即:
7 o- ^2 ~2 \8 ^4 p
: e; @1 t/ _0 ^5 g
0 K# _: f5 |8 d4 p4 {3 X" T; l( k$ E# [: S+ w
       
) W3 g- ]* Y" B" U) S各种场效应管特性比较
9 D9 l  a% B* @8 A! m4 X/ Y4 J7 h  F3 c6 {8 l

classn_11

发表于 2012-3-20 11: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牛牛  

classn_11

发表于 2012-3-20 11: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仔细点吗?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4-6-2 19:35 , Processed in 0.2619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