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搜索附件  
维修网 附件中心 PC周边-数码区 显示器 显示器图纸 LG彩显调整DIY:《三星samsung 彩显总线调整……》: 20064102338474328.rar

热门下载

附件中心&附件聚合2.0
For Discuz! X2.5 © hgcad.com

LG彩显调整DIY:《三星samsung 彩显总线调整……》: 20064102338474328.rar

 

LG彩显调整DIY:《三星samsung 彩显总线调整……》:



  




  



以上三个压缩包可以直接解压。


  



  






注意:最后这两个是“分卷压缩包”


说明

使用运行在PC机上的软件界面取得显示器I2C总线访问权、实现对显示器电路参数的维修模式调节(包括对存储有关数据的串行EEPROM写入)——这是三星samsung 绝大部分显示器的设计思路特色;LG则比较开明(采取了主流的,独立于PC机、靠显示器本身按钮特殊组合“进入维修状态模式”);然而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LG有一部分显示器也采取了三星samsung 相同的思路;

我已经收集了一部分采用三星samsung 这种方式的LG彩显的软件和数据,今天发来的是以下几种:78FT,78FT_P,795FT_P,cb221,CS788T,SW20I,SW28I,SW44I,SW45I;SW216SC;SW500LC等(其余,以后陆续上传……唉,这论坛也太不痛快:上传东西这样难……);这些LG彩显的“进入维修状态模式”,与三星samsung 显示器相同——必须借助专用硬件接口小板(具体见我姐妹帖《[贴图] 三星samsung 彩显总线调整工具:接口板电路图,软件》)

具体: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下面谈谈具体差异和对策:

第一个问题:(运行于PC机上的)软件设计:三星samsung 和LG基本思路,或者说策略有不同。
三星samsung 的策略是:所有显示器使用同一种软件。而LG则采取“不同型号显示器使用各自不同的软件”的策略;这两种策略各有得、失,这里不加 我只将把我已有的几种LG显示器调节软件(包含该机型的数据文件)发来。估计LG自己也必定会对每种新生产的显示器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必要的话建议大家直接登陆LG有关网站、向LG的客服(技术支持)部门咨询索取

第二个问题:管理思路及接口界面略有区别:

(就写到这里吧!因为今天已经发满了5个附件,剩下的相关具体介绍、有关电路对照图,以及其它一些型号的软件、数据等等等,就只能留待过后陆续来发了……)
(待续)


与2、3楼两位商榷,呵呵:

(1)坦率说,2楼“老掉牙的东西”一说是什么意思,我实在很难理解。3楼给的链接()我刚才特地去看了一下:原来,你那是商品啊?

当然:有现成商品可买,的确很方便那些不喜欢(或者不能)自己动手做接口板的人群——既然有商品卖,那么买一个也的确省事,很好……然而我这里则是面向DIY爱好者的哦:起码,侧重点不同吧,并不相互排斥吧,是吗?呵呵~~~

(2)等我发完,你们也许会看见:我搜索、收集的面可能更全面……呵呵;

(3)鼓励、启迪DIY精神——先入门的人都负有这方面的责任。当然:每人都有信念自由——我这里发表DIY资料,是我表达并实践我自己的信念,Yes?








《说明(2)》(电路图及其说明)
第二个问题:管理思路及接口界面略有区别——也就是:运行于PC机上的软件对接口板管理的机理也略有不同:LG的比三星samsung 的简单,但接线有些要改接(两者通用:要设切换开关)。
先传上来LG接口板的电路图,好有个依据。
顺便说说:3楼“风行天下”网友说是“老掉牙的东西也拿出来”、“N年前都在用了”——嘿嘿,咱对此表达了“不理解”、请他具体说说(见5楼),可到现在也没看见他有回应;那么,我只好“自说自话”了:是否“老”到“掉牙”咱也许不清楚 ) 可是对于“公开发表”(使得可以“DIY”)来说,这“N年”的“N”是不是要加一两个小数点才对呀?(见后文……)

总之:至少在咱DIYer角度看呢,绝不如3楼这位网友说的那么轻巧——至少:得来之不容易、绝不比这论坛里任何一张图纸来得贱。先前三星samsung 的图纸等,咱还总算找到了3处;这个LG的图嘛,“全世界”我也只找到一处可以下载的。(找三星samsung 的“工装”等全套资料经历之艰难,我在《三星samsung 彩显总线调整工具:接口板电路图,软件》一帖里说过,这里抄来一句:“一个月前我在国内很多论坛发帖找,都没有人能提供线索;后来化了好几天时间在国外论坛上才找到线索、下载锝到”)

当然,也许只是对我这样的“非业内人士”来说才这样艰难……不怪,不怪。

  





《图1:LG显示器I2C总线调节附件电路和连接示意图》

下载后解压,可以看见:这图的左方小圈子相当于三星samsung 的“连接关系图”(“概观”吧),右边的图则是“电路图”(5V电源省了)。这两者略有不符、看图注意以后者(电路图)为准。与三星samsung 那两个图对照,这电路图中的两个15针插组成“过渡插”,“A”为公插、“B”为母插(这方面,我在三星samsung 那帖子中6、7两楼有详细分析,可参看)。这样看来,图左那个“连接关系图”的“示意”未免太含混了——“A”可以看成“视频型号源”,这是不错的(PC机的显卡,从显示器角度看就是它的“视频信号源”,呵呵),然而具体画图却把A示意成只连接“视频信号发生器”就不对了。其实“视频信号发生器”是可选的,一般可以不用。有这错误,导致“殃及鱼池”。说白了:那根虚线(标有“Control Line”)因此就让人看上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啦。其实呢,这根虚线应该相当与“公插”“母插”A、B之间的连线(更确切说:连线中除开RGB信号外其余信号线);于是,在关系示意上,PC机应该还添画个显卡VGA插口、它应该用两根虚线(其中一根就是这“Control Line”)指向“A”!

好,“纠错”就纠到这儿吧。下面接着


比较三星samsung 的文件与这图,咱们于是可以确认:LG的接口板与三星samsung 十分相似、且更简单,几个具体方面,咱且解析如下,方便链路基础差一点的朋友:

(1)从显示器插口接取I2C总线导线的方法与三星samsung 完全相同。(因此,我在三星samsung 那帖子里7楼说的话这里同样有效:“……因此,自己用,就只在显卡的15针VGA插座上焊出这4根线、再在显卡上取5V工作电压就OK——不必搞什么“过渡插”……打火机大一小那么块多孔板就全搞定!”)

(2)I2C总线的SCL、SDA两条线,“不复用”方式下,上行、下行传输得通过PC机并口4根线;图中看出:LG、三星samsung 的软件所启用的4根并口线,其针脚号互不相同:LG用的是2、3、10、15这4 根线,它们依次对应于三星samsung 接口板上的“DATA IN1”、“DATA IN2”“DATA OUT2”“DATA OUT1”4个引出线(标签名)。如果你的接口板要两种品牌通用,可以在三星samsung 那个板上添加对应的切换开关。开关可以是机械多刀拨动开关、DIP开关或跳线排(我推荐后者:最方便、接触也非常可靠;来源广:在很多废板卡上都可以拆到)。当然,也可以用电子开关如数据选择器(或模拟开关)芯片:这些都很方便——就看各人习惯或偏好了。呵呵,对于熟练的DIYer如咱自己 ) 也可以根本不装开关(偶尔要帮朋友调LG机器的话,临时在插头处改焊这4根线也就可以啦) -D

(3)三星samsung 在接口板上用拨动开关区分读、写状态,而LG的电路图上看,根本不必区分(全用软件实现……),因此,三星samsung 接口板上的“SW R/W”引出端空载不接、SW1也断开,就与LG这里给的电路图一致啦。
(上传第二批“软件+调整数据文件”压缩包)

今天上传的是这样一些型号(或者:软件包类别):
SW575C,SW760SC,SW760SI,SW77D5,SW77I,SW77M,SW775,SW775T,SW78D,SW78DT,SW78DT5。(按:还有些它们的DDC文件包含在另外一个复合包里头——以后发。大家过后自己再分类好了)

  




  




  




  





今天的5个“上传份额”又满啦……以后再继续吧。



(未完)
继续传:

  




  






无法再上传??老报告上传失败……



估计是网络问题。下次继续吧!

(未完)
继续:

  





下面这三个包是分卷压缩包、请按分卷压缩包的办法下载解压:
  



  



  





后面这分卷压缩包解压后,大家可以看到其中的文件比较杂——与前面发的很多包都有联系;因为我自己的显示器不是LG的,我最要好的两位朋友的LG显示器刚好也是最常见的、用“按键组合”方式进入工厂模式的类型,所以我无法核对这些个包里面各种数据文件的具体作用、给出分析;这一点,就留给其它有条件、也有兴趣交流的网友吧。
这里补发另一批三星samsung 显示器总线调试用的MDL文件和程序(这是与前次所发的那些来源不同——是国外另一个论坛中,有人收集转载的)。我粗看了一下:这些,应该是用于更早期的(2000年之前生产的?)三星samsung 显示器。好在,反正那里面的MDL都已经标明有型号等,大家核对方便、就留着用吧(嘿嘿,我的体会:这东西确实不很容易找……)。

因这论坛上传单个文件不能超过200 k(晕……),为提高上传效率,这一批上传采用分包——有15个包;只有下满这15个包方能解压(不熟悉的网友请参看rooe网友《如何正确下载分包图纸》一帖!)

  




  




  




  




  





今天的上传份额(“5个文件”……晕)又满啦:以后继续吧~~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几点说明:
(1)对此有兴趣的网友,下载前请先到我17楼了解有关情况后再下载!
(2)这连续15个分卷压缩包我刚才传完后,立即做过下载、解压验证:无问题!
(3)这一批上传的MDL其实还留有少数(大概占1/3~1/4吧)没传。那部分之所以没有传,是因为我到手之后解压验证时发现有问题——而原下载处近几天又没能连上、我一时无法判断是下载出问题呢,还是本来就有问题。
(4)这样吧:考虑到早期生产的显示器(它们已经普遍老化、大家必定正盼望着能自己细细调整……)的、也就是最“老”的这批MDL文件对于大多数人说,其实正是最有实用价值的,我还是尽量把缺的那一小部分补齐吧。我这几天继续试图连(或查找可替代的来源)——估计应该是能补齐的。补齐后我再发上来!

(待续!)







(上接20楼:)

缺的这一部分,我终于找到、补齐它了!!!

下面把缺的这部分也传上来!(也是分卷压缩的,注意!)

  



  





【附注:这两个包,我刚才——上传后——实际试验过下载、解压:验证无误!】

至此,这一批MDL终于完整上传、大家有备无患啦!在这里,一并祝我的DIY同道们实验愉快 -D





如何用“按键组合”方式进入LG显示器的菜单,谢谢.
回网友:这类资料网上(各论坛等)很多啊……

我没有专门收集这些东西(毕竟:我自己没有一台LG显示器,呵呵)。我这里上传我手边有的一点点给你吧——只有几个型号;如果没有你的型号的话那么只好说抱歉了:建议你到各论坛找找,一定可以收集到一大把的!

【附件:几种LG显示器进入工厂模式的方法】

  





(附记:上传此文件后我试验过:可以正常下载、打开!)
以下是引用firstblueksy在2006-5-12 9:53:00的发言:

我按图纸上去做,怎么提示,无法打开打印机并口(按三星samsung 图纸)

这段时间很忙,今天偶然路过、顺便看看……
win98版本的可执行文件在win2000、win XP等环境下运行,一般都会报这个错。
原因可能是:win98版本的可执行文件是直接访问并口的,这一点,在win2000、win XP等环境下却是被禁止的。我在那帖子里也发有win2000/Xp用的程序,你找找看、下载试验一下吧,应该没问题的(按:接口板是通用的,不分win98还是2000、xp);
我本人使用win98,那2000、xp的程序我自己没有试过,因此不能断言,呵呵……
以下是引用yddf在2006-5-22 22:59:00的发言:


……我在那帖子里也发有win2000/Xp用的程序,你找找看、下载试验一下吧,……


刚才的帖子说得不够明白。我去查了一下,是这里了:

[贴图] 三星samsung 彩显总线调整工具:接口板电路图,软件
http://bbs.weixiu.name/showerr.asp?BoardID=65&ErrCodes=29&action=%5B%CC%F9%CD%BC%5D%5B%B7%D6%CF%ED%5D%C8%FD%D0%C7%B2%CA%CF%D4%D7%DC%CF%DF%B5%F7%D5%FB%B9%A4%BE%DF%A3%BA%BD%D3%BF%DA%B0%E5%B5%E7%C2%B7%CD%BC%A3%AC%C8%ED%BC%FE
——在12楼;这里摘录与上面一帖有关的文字如下:
$$$$$$$$$$$$$$$$$$$$$$

这第二批,虽说是“win2000、win XP下的程序”,其实它的内容分两部分:

(1)“win2000、win XP下的程序(包括驱动)”,

(2)其余为更新的显示器数据文件(“*.MDL”文件)。

查:这一批的“*.MDL”文件日期为2004年底,而第一批的是2002年;那么,有可能2002年后的新型号显示器就非得启用这二批的*.MDL不可——因此,即算你只在win98下使用,也得下载这第二批备用。


最后,对软件(可执行文件service.exe)本身略说几句。win98的那个,我试验过,很好用,也不用自己装驱动;win2000/XP的那个嘛,你就得自己装驱动(驱动.sys和它的导引信息.inf都给了有,但不会自动给你安装——我也没兴趣继续试下去,反正我在98分区用它)。


$$$$$$$$$$$$$$$$$$$$$$$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4-6-3 19:34 , Processed in 0.7111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