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查看: 723|回复: 6

显示器改彩电方法

[复制链接]

classn_11

发表于 2009-9-29 12: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显示器管改电视的方法!1 W9 a7 K" P( O5 l/ _( B
2009年02月20日 星期五 19:10
7 d8 A# I2 j2 Q$ \  z; m显示器工作在多频、高频环境,所以显像管偏转线圈都是采用多绕组并联的,每个品牌的显示器线路设计及工作频率又不一样,所以不同品牌的显示器管,它的偏转阻值和绕组构造也不一致。# [! l% n6 i' \2 F
注:多线并绕,仔细观察就可看出,多线并绕也是有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多股双线并绕,两组并联。和多股3线并绕,两组并联,及多股4线并绕 两组并联。等几种。
: Z7 E, R- p- B% e8 ~2 _5 P  i: X改制的方法
, ^, }8 |5 C) U' c1 Q双线并绕的行偏转阻值一般在0.6-1.2欧之间,有的更低,改成串联也只有1.2欧,还是不行,这样再增加一个阻抗变压器,也可以勉强使用。能不能不用阻抗变压器直接使用呢。答案是肯定可行的。就是把双线并绕的两组全部分开,成4组线圈全部串联,这样就是2.4欧,完全可以直接使用了,+ J. {2 d' {1 g

# Y, Q* f) n6 M  e% S1 J: T注意:每组线圈的头尾相连接,一组也不能接错,否则出现 X交叉图像;阻值是在1.2欧左右,串联即可使用。) H: z' K4 }) \: S
' \1 n1 n: Z* D
3线并饶的若阻值是0.6欧,可以全部分开,扔掉两组或一组串联成2-3欧之间直接使用,若是1.2欧的即可直接串联使用。9 V! M* _- U+ ^

" t6 u- I" e# C% a' d- g- Y4线并饶的,同三线并绕的改制一样,只要阻值达到2-3欧要求,若全部串联阻值太高可以扔掉一组或两组,若是1.2欧的即可直接串联使用。
+ O* J+ d7 g0 d2 S) X1 X6 a6 p$ e
' l" R3 ]: v4 v, d8 P: v多股并绕的也是一样改就行了,但不要把多股弄乱了就行了。- Y: Z: ]; F! z9 ^0 Q& ^
& c$ [$ a8 w2 y9 p7 K' O* X) ]
场线圈一般串联都可使用 有的不要串就可直接使用 先测一下阻值在12至18欧即可; L9 \5 h  X' ^' |$ ]
8 O5 V( k5 W8 N$ }; m8 _# w
无论场偏转还是行偏转线圈,串连的时候头尾串接,不能接错。
  u# v; E. z) o* Z0 B, J9 n; o7 L1 x8 k: h6 K. ~
我用的所有显示器改电视机从来不用阻抗器,用阻抗器的缺点太多了。在维修这类电视机的时候大家也知道,用阻抗器的易烧坏阻抗器,行管电源。费电等等。
& b) m* ?' K( H0 K2 _. w, C0 z  {1 ~1 [6 l6 U
行失真校正
1 ^! B9 Z. t* P% v) m6 ]! I/ |
! ^, e6 U% R" [组装板一般都留好了枕校电路部分,只是厂家为了减少成本所以省掉了;你只要按图纸把枕校部分的元件加上就可以了,若你使用的板子没有枕校电路空位,你也可以找一张带枕校电路的图纸.按图纸做一个分离的枕校电路,按原理图接入电路即可。
9 f* M8 V* }$ c# z3 X7 ~/ D) P( U( o1 L
. \3 W* q$ ]% m  G$ l, ~

  l8 P# R9 H9 g4 T/ e3 ^0 h, q( T& w" _7 \9 u5 p
2 C9 L/ l# e% y3 O

1 t! _$ D8 H$ g. \5 P. E( T. R* q# n2 K" H/ f. u
0 {; o, s) j4 S0 |! _. t
5 w$ [- D$ |' u1 D; C) W3 z0 i
聚焦电压的改法:首先找一个jvc电视的聚焦盒,把改装板的高压引线剪断接入聚焦盒内,聚焦盒的接地脚要接地,这样高压,聚焦电压都有了,再算上原板的聚焦电压就有两个聚焦电压了." x9 |# m. B1 x5 A! t8 G0 I6 c

8 K0 _! n2 X% |! c: J" P5 v.
' [) o2 z; @; R: B" v- Y& H8 W( k6 Y& g/ u' p: t
把原板上的管座换成双聚焦管座,接入两聚焦电压,加上阻抗器.这样行幅,聚焦都可以调了;. C' b" ?3 s2 E' C& I# M

8 y: o% u' P( ^4 ]3 j
5 ^4 V. b( ?& k5 l
! l8 o2 ^: w/ x# o. [; M; M
  t, L. c+ M/ c0 H3 [4 }) ]聚焦调不好可把两聚焦电压颠到九可以了.
; D; y  D; o! P; y5 j: h+ n* K0 d
3 b+ c1 }9 R' S: d- K
8 r& B2 z- L$ h( a1 G

* z+ e% E/ t4 E. x若有带校正电路的板子,那显示器管该出电视来就太完美了.
9 J/ d$ @9 t' N! M3 }5 H& R4 R  R& o
显示器改装电视机方法漫谈
# z4 \4 l- Y* ^2 X4 H- @* A& O9 f& Z* t( a# c) p/ v6 o
许多显示器显像管弃之可惜,一般都用来改装电视机。许多自组装机一般都加匹配变压器,这是因为显示器显像管行偏转线圈为多线缠绕,总匝数少,电感量小,由此会引起行电流大,一般都在五百毫安以上,所以一般市售的大板不能直接加装,而借用匹配变压器的形式。. X, i. a! {. L3 A* F' y% F
( c$ O7 S. I/ G5 H  D7 Z9 [! t  N
但是加装变压器成本增加,有时需要自己缠绕。还有一种是将行偏转并联改为串联,并利用行输出变压器上的行幅调整绕组,有时还需在行变压器上再加绕线圈。这几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是都避免不了可能出现下列问题:& @* C. X0 ~) i, @4 D

4 i3 \: Z) Y1 i  k5 G; i: H* O/ ], e3 v9 I2 }
1.行电流大小不容易控制:使行幅,高压,灯丝电压正常且将行电流控制在250mA内困难,大多超过300mA,使用一段时间后行故障率高。这是因为由于显示器行偏转电感量小,使图像行扫描拉满屏幕所需要电流大,且匹配变压器,行幅校正线圈也损耗一定电流。
2 f8 a  n1 \# P' u1 V# }) R- U% ]( ]* ^, `1 m

) x6 I1 X/ r7 _; w+ {2.行S行失真明显:无论那种方法,仔细看行S行失真都明显,有的还很严重。改装大板设计不能与电感量小的显示器偏转匹配,很难将行S失真校正到最佳程度。- b1 C2 v& x" M
8 t, `. d1 z! y" |" u
3.不注意对灯丝电压的测量与调整而造成显像管过早老化。发现很多老化的改装机灯丝电压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一般将灯丝电压调整在交流4.3v。
5 k  l1 B* F' J) G! W8 v- B9 ~& g+ U, A& G
4..枕型失真:对于枕型失真的方法只能用带枕型失真的大板。一般大板都预留枕型失真电路设计。对于没有枕型失真的可以按图加装原件。一般枕型失真不太严重的可以不加装。/ p# v% {# P! V. s: z
2 M1 `8 G" X" @

- [+ J. Z. j4 z. Y( k' h3 [# @$ J! |6 F& a6 E5 }* V( u
5 V* N9 s. V& b' L5 J$ o$ M
显示器改装的电视机较高的故障率主要是行偏转电感量小所致,能不能更换普通电视显像管行偏转呢?答案是肯定,不能。如果你更换了偏转,你就打算调一辈子色纯度吧。  f( S+ i3 T' k. P6 C! t$ O( j- R

# \' Z  |" }2 u/ |7 o我对显示器行偏转仔细分析,显示器行偏转是由多股线并绕,两组行偏转再并联。如果将每组行偏转均匀分为两份(有些行偏转已经分为两份并绕了),然后头尾相串连,再与另一组同样分开相串联的行偏转再次串联,电感量已经接近普通电视机显像管行偏转了。这样接入大板不再用变压器,绕线等方式,且电流小,S失真几乎不明显。唯一的还是会枕型失真,需加枕型校正电路(对要求不高的用户可以免加)。

手机扫码浏览

classn_11

发表于 2009-9-29 12: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几年前给同事改过几个显示器为彩电,效果还不错,现在有的还看着。

classn_11

发表于 2009-9-29 12: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再琢磨琢磨。。。。。。

classn_11

发表于 2009-9-29 12: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方法很好

classn_11

发表于 2009-9-29 1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方法很好
3 P9 h( u8 X, M' g  I( d一不小心就坏板 坏显像管
发表于 2011-11-8 21: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good  

classn_11

发表于 2013-6-4 07: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卷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4-5-31 23:16 , Processed in 0.26514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