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查看: 269|回复: 3

毛细管选择的误区(实践)!

[复制链接]

classn_11

发表于 2010-6-10 04: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以前有些说法是这样的(引用):, m$ Z& q) {6 T& {* U. n0 [
“计算冰箱冷柜毛细管的公式
0 r- _5 ]; {) l( G 1 . 毛细管长度的试验方法5 Y4 h  z  g5 T
将工艺管打开,高压管连接压力表,毛细管的一端连接干燥过滤器,另一端暂不焊接,启动压缩机,如果压力表的压力稳定在0.98-----1.177Mpa左右,可以认为合适,压力过高就要割断一小段,压力过小时就加一小段,反复试验直到合适为止,然后将毛细管和蒸发器连接好。再抽真空、充注制冷剂。
3 D8 E. U$ K2 Z; W9 {3 M4 { 2.工厂大部分采用测试的方法来判定毛细管的长短,需要的设备有:高压瓶、流量计、液压测量和气压测量等条件,而在维修当中由于条件的制约,就有些困难; 下面介绍一种方便的测量方法:4 I- h" \$ S. ^* C: S4 f* ^- d
在需要更换毛细管的冰箱的冷凝器输出端换一个双尾干燥过滤器,焊接好冷凝器的接头和工艺管(工艺管选择直径5毫米的铜管和三通压力表架,在选择一条基本上与原毛细管差不多直径的毛细管,长度在可根据压缩机的功率估计,一般在2.0米-2.8米之间,一端焊接到干燥过滤器的输出端,插入深度一般在0.5~1厘米左右不能太深,过深会触到干燥过滤器的过滤网上造成堵塞,也不能过短,太短会使赃物堵住毛细管的口径,焊接无误后,切开压缩机的工艺口,开启压缩机观查接在干燥过滤器上的压力表的压力,根据所用的制冷剂的不同选择压力的大小,如压力过高可截短一些毛细管,反之要加长,当基本上符合下面提供的压力范围内即可。下面提供不同的制冷剂的压力范围:
( `- H* L* ~' b5 TR12 11.5~12.5KG/CM2: s0 U4 A. k2 Y) S0 i4 R
R134 10.5~11.5KG/CM2
( q; Q( l% _7 D. pR22 15.5~18KG/CM25 K0 q  ^& H! u, a4 d: v
R600 9.6~10.5KG.CM2) `/ s+ ]: m4 [0 ^0 J& G. j
在实际维修当中不断的测试及可得出标准的长度可供以后无需测试及可知道长度,但是必须和测试的毛细管的直径一致。
4 X- v. |6 Q3 W/ m1 P& |  H 3 . 自制冰箱、冰柜蒸发器和毛细管的速算方法!!!* F0 ]+ q/ _" `& H5 A; F6 ~
在维修制冷设备时,如遇到冰箱、冰柜的蒸发器出现内漏时,一般可以不用拆动原蒸发器的盘管,在内包装皮的基础上可认重新盘管。然而计算所用铜管的长度,会使许多维修员感到头痛。下面介绍一种速算方法给大家,供参考。0 H0 O) K* T% ^2 X
一、速算方法 & _+ \$ w" p' b' Q* @: f8 p
1.电冰箱蒸发器新管长度计算公式
" `% d' c8 t! k管子总长度=冷冻室长度+冷藏室长度! _& |" C# s) S2 E0 M1 z2 x+ ^% y
冷冻室长度=1/3总容积(升)×0.148米/升+ d: G4 ^; Y: [! W& x. P
冷藏室长度=2/3总容积(升)×0.03米/升5 M. Z* e1 _/ f
2.电冰柜蒸发器新管长度计算公式
" _! M% _9 V& J- K& [- v0 t' K7 h0 z铜管总长度=1/3总容积×0.148米/升+2/3总容积×0.03米/升
0 k# G( c# E7 K. m/ \9 M+ A4 z( M注意:公式中介绍的铜管长度的计算方法,适合于直径为∮6mm和∮8mm的紫铜管。' ]6 C( B( n  M' p/ d2 A, H& \7 O' z
4.电冰箱要求压缩比达到1:10,才能使制冷系统达到设计规范。9 h' |8 A. n' p, f6 \
电冰箱的压缩机是高压压缩机,本身的压缩比远远满足要求,所以1:10的压缩比就要有节流毛细管来控制了,毛细管加长可以增加压缩比,毛细管减短可以降低压缩比。
6 ~( _. Z  R, A) d/ P 以制冷系统的低压压力0.06MPa为基准,则其绝对压力为0.16MPa,由于压缩比为1:10,所以高压压力是低压压力的10倍,则高压压力为1.6MPa,用压力表读数为1.5MPa。实际调试毛细管的时候,是将压缩机的低压端开口放置在大气中,大气压力在表上的读数为0,实际的压力为0.1MPa。在压缩机高压端接压力表和毛细管,由于毛细管的阻流产生了高压压力读数,高压压力也应该是低压压力的10倍,所以高压压力的只是1MPa,读数为0.9MPa。% u* O2 b$ [: t, U# V
其实一台好的电冰箱其压缩比可以达到1:12的,因此调试毛细管的长度高压读数为1.1MPa也是可以的。因此毛细管的长度可以有一定的伸缩性的,不一定就是标准要多少的。
3 A/ V, ]7 \" B" I一般用电冰箱专用毛细管3m进行调试,观察压力表适当剪短毛细管即可。”
% T4 T3 M% m2 |5 V! W1 y. y+ {, C3 W; e' m
我认为以上说法有正确,但也有不尽全对之处。7 w0 V* V5 J- _, D" \7 @! C4 P" n
不同的制冷剂的高压压力范围:
3 J0 i' t8 P; p) U$ \) WR12 11.5~12.5KG/CM2
+ S- J" \8 r$ J$ v! E6 z+ iR134 10.5~11.5KG/CM2
5 d4 s0 B! a4 z; b( X( pR22 15.5~18KG/CM2
) M" L, w& W* m9 k0 e8 }R600 9.6~10.5KG.CM2, {! J; K; l1 r1 t  O: ?
此值是指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按照制冷剂的压缩比得出来的标准的压力值,是指制冷系统运行时的高压达到此值,为最佳制冷状态或最高能效状态。但不是“将工艺管打开,高压管连接压力表,毛细管的一端连接干燥过滤器,另一端暂不焊接,启动压缩机,如果压力表的压力稳定在0.98-----1.177Mpa左右,可以认为合适”这个做法的参考值。: h; l! Z. c# a: X& V5 @/ ?
因为不同制冷剂的压缩比和空气的压缩比都是不同的!就是说:受压缩的介质不同,压缩比也不同。不知大家有没有做过试验,我做过试验,结果如下:1 N+ g3 e6 n3 a
一台181升的冰柜内漏盘管,125W的压缩机,冷媒为R12,首次选用毛细管内径为0.9mm的,长度为2米,按“将工艺管打开,高压管连接压力表,毛细管的一端连接干燥过滤器,另一端暂不焊接,启动压缩机……”此方法,得出数据如下表:2 Q( A8 l( M- Z+ S! u; [( K
空气 R12 R12! D$ i8 u; I; W8 q. P4 Z; U
低压 0 MPa 0 MPa 0.05 MPa3 [1 ?- G5 ]" f# r1 g* L6 @, ]* S5 T
高压 1.15 MPa 0.64 MPa 0.8 MPa1 p  d$ y4 t. g4 i" n! p% c0 l
试机1个小时,最低温度只下到-12.5度,后来怎么开都下不来。此时的高压只有0.8 Mpa。从R12压焓图中的的等饱和线上,我们可看出,压力越高,其焓值就越大,蒸发温度就相对越低。很明显,是高压不够导致蒸发温度不够低,导致冰柜内的温度怎么也下不来。5 {# x) I2 N" R$ \4 _+ |
更换同管径毛细管至3.6米,按上方法测试,结果如下:
6 e5 T/ P: v& p  O 空气 R12 R12: p+ s  M: |6 T5 e  g! C8 m
低压 0 MPa 0 MPa 0.05 MPa
2 P4 t' j; H8 x 高压 1.43 MPa 0.79 MPa 1.0 MPa* a" m8 p# ]; y2 l
试机1小时,最低温度降至-16度,再开温度也下不来。此时的高压为0.1Mpa,按0.115MPa~0.125Mpa为标准高压,那么此时高压压力偏低,不是最高能效状态和最佳制冷状态。大家都知道R12的沸点是-29.8度,如果条件允许制冷的最低温度可降至-29度。此时的温度降不下来,在排除系统内冷剂纯度不高、箱体保温不好的条件下,只能说是蒸发温度不够低。而冷剂的蒸发温度往往决定于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冰柜的散热是良好的,就是说冷凝温度正常,那么,现在就只能说是冷凝压力还是不够!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结论,决定重新调整系统。
1 |4 \" L2 ?( E3 }/ q, Q& C' i R22的沸点是-40.8度,等温度下饱和压力也比R12的高,为了不再浪费材料成本才时间,又能解决系统高压不足、蒸发温度不够低、制冷效果差的问题,决定混加R22入系统。步骤如下:先将系统内的R12冷剂放出至低压0.01MPa,后加入R22冷剂至低压0.05Mpa,此时的高压已上升到1.18MPa。继续开机15分钟,观察冰柜最低温度已由原来的-16度下降到-20.5度,且还有下降趋势,但此时温控已到温度停机,将温控调至最大,试机温度最低竟可降至-25度。- a6 W- l; n) N. e) O
由以上试验,本人总结出以下几点:, H& G) [/ }1 |: Z
1.在相同节流系数的系统内,受压缩的介质不同,其压缩比也不同(空气的压缩比为1:14.3左右时,R12的压缩比只为1:8.9左右)。# N) }# [7 E: d: \* c
2.高压压力随低压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但并不成正比,就是说压缩比是随压力升高而变低的。比如:低压为0MPa时,高压为0.79MPa,此时压缩比为1:8.9左右(即

手机扫码浏览

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04: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压绝对压力0.1MPa  高压绝对压力0.89MPa);低压为0.05MPa时,高压为1.0MPa,此时压缩比为1:7.3左右(即 低压绝对压力0.15MPa  高压绝对压力1.1MPa)。 + B! a4 k/ {0 d( t. I  C
3.当因高压稍不足导致的蒸发温度不够低、制冷效果不理想时,可通过混加R22方法解决。
# _2 M5 q* u) l 综合以上,我们在调试毛细管长度时,应注意,以空气为压缩介质时,高压表的读数应调至1.6MPa~1.8MPa为更准确。此参数可计为正常运行后系统的高压压力的1.4倍。如按“将工艺管打开,高压管连接压力表,毛细管的一端连接干燥过滤器,另一端暂不焊接,启动压缩机,如果压力表的压力稳定在0.98-----1.177Mpa左右”此方法,就应为不合适。且还有一点需注意,此方法测试时低压并非为0MPa,因为此时压缩机一直不断的在吸气,吸气过程中压力不能平衡,所以不能以0MPa来计算。如将毛细管的另一端塞回压缩机的回气管,当压缩机回气口不再从外界吸所气,系统内部达到平衡时,则可为0MPa计算。
5 a8 v; \* Q8 m: @. e" s 注:因可能存在测量误差、压缩机排气系数下降、温差等不可排除的因素,故此次测试非绝对性准确。以上只为个人以观点,如有不对,敬请指正。; m" K6 q- {3 c6 Q" F
+ Y5 n5 C4 ^+ K4 h4 A: E+ o
长城电器维修
. G& R3 F' Q- @3 n& r 09.03.26  , B) {+ o$ f# d6 \$ e, _1 V

6 p9 i$ F& E( i# u! G% w2 ?
$ G  R7 T2 g  T% t9 ^ 4b9ce62f.doc (32.5 KB, 下载次数: 1)

classn_11

发表于 2010-6-10 04: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见识了,怪不得老降不下来。
发表于 2010-6-10 04: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4-6-18 19:30 , Processed in 0.26563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