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8 11: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PCB板的分类
F2 w( p0 I! x" w# [! j6 r
4 R' {! @+ h1 a??在最基本的PCB板子上,零件一般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K2 u& i; S; k5 T) |
: H; X% o% k" \3 K- K/ W6 r??如何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电路设计方案呢?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出现了。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所以,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打孔!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布线也可以互相交错了(绕到另一面)。所以,它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x& ]9 n' O# w
" n! G; s! a% T) K3 w??随后出现了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它大大增加了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多层板使用数片双面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黏牢(压合)。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常见的一般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从技术上是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三、 PCB板的结构' v1 ]7 y3 [" T
. ?4 a7 j" g& M4 Q" j" `??当代计算机的主机板和显示卡大多使用4层的PCB板,也有一些采用6层,甚至8层的板子。我们刚刚提到的导孔(via),如果应用在双面板上,那么一定都是打穿整个板子。不过在多层板当中,如果您只想连接其中一些线路,那么导孔就会浪费一些其它层的线路空间。
; K9 B5 [, s+ B0 ]1 R, D5 m# R4 O+ r6 N: ^' `1 c# K6 c; w
??而采用埋孔(Buried vias)和盲孔(Blind vias)技术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盲孔是将几层内部PCB与表面PCB连接,不须穿透整个板子。埋孔则只连接内部的PCB,所以光是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 A4 p j( _& V! U" y+ e4 I o
# a- c; h1 \, c. A: @( W??而上面提到的区别4层板和6/8层板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盲孔。因为在显示卡和主机板上使用的4层板是1、4层走线,其他层另有用途(地线和电源)。所以,同双层板一样,导孔会打穿板子。如果有的孔在板正面出现,却在反面找不到,那么就一定是6/8层板了。如果都能找到,自然就是4层板。这种辨别办法容易可*,相信大家都能正确辨别某些广告的真伪了,嘿嘿。
% r5 R/ C/ y& }- J! ?( U
8 G3 q7 ^- \+ X) w& R$ ]在多层板PCB中,除了走线层外,一般会把整层都直接连接上地线与电源。所以我们将这样的层分类为电源层(Power)或是地线层(Ground)。如果PCB上的零件需要不同的电源供应,通常这类PCB会有两层以上的电源与地线层。四、 举例说明- N+ f2 n5 ~0 c+ ]1 D
1 \6 g) i5 k6 I. x! w
??对于普通的显示卡和主机板来说,使用4层板就可以基本满足需要了。而且6层板的成本大约是4层板的两倍!8层板则是4层板的四倍!!所以一般厂商都采用4层PCB板。但是,不可以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节约成本,但是牺牲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 z8 F/ F- B& e7 h f4 w7 X5 Q. j5 O T+ n: `9 R# I1 J* t: F
??因为,如果使用6层板的话,可以有充足的布线空间,也有更多的地线和电源的考虑方案。所以,不需要太苛刻于走线的过于紧密。这样,线宽和线间的电磁干扰都会充分得到考虑。板卡的稳定性自然也就明显好于4层板的同类产品。当然,也要看是否是名牌大厂的产品,因为布线工程师的水平也至关重要。所以,很多时候,小厂的6层板产品也会比大厂的4层板差很多。 |
|